導讀:“AA制婚姻”是當前比較流行的婚姻模式,尤其在80后、90后夫妻中甚為流行。AA制婚姻反映了商業社會浪潮對傳統婚姻的沖擊和異化,一直飽受爭議。夫妻實行AA制,在面對債務時,一方反悔了,這債務該不該由兩人共同償還?看了下面的一則案例分析,您就能找到答案了。
案例:
張女與李男在結婚時簽訂夫妻AA制財產協議,雙方約定各自收入歸各自所有,各自對外債權或債務歸各自享有或承擔。婚后由于李男生意上資金緊缺而向林某借款50萬元,但最終生意失敗無力還債。林某便將張女與李男一并訴訟至法院,要求其夫妻共同歸還該筆借款,而張女拿出夫妻AA制財產協議辯稱,夫妻之間早有協議在先,各背各債,與她無關。
滬律網律師分析:
根據《婚姻法》第十九條“……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因此,張女與李男之間簽訂夫妻AA制財產協議事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需要張女提供證明第三人林某在借款前已經知道該份協議的證據。
另外,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7條第1款規定:“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還有《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的規定,可見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關鍵是看是否“為夫妻共同生活而負債”。因此,張女需要提供該債務系李男個人債務的證據。
綜上所述,如果張女未證據證明,那么對于了男對外所欠債務,應當被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林某有權向張女或者李男任何一方主張償還債務。
小編提醒:
根據我國《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我國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實行法定所有制和約定所有制,若夫妻間財產實行約定所有制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但若夫妻一方不能舉證證明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仍應對所負債務承擔連帶共同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
《婚姻法》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十八條 婚姻法第十九條所稱"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夫妻一方對此負有舉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