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6月的北京房市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11”文件及其細則的余震尚未平息,朝陽等區提出的“先納個稅再辦理過戶手續”的新個稅執行方法,又讓處于“風口浪尖”上的二手房市場在持續高溫的天氣下“雪上加霜”。據北京鏈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統計結果顯示,“鏈家”6月份二手房客戶登記量比5月份微幅上升了5%,房源登記量下降了18%左右,成交量則繼續走低,下降了8%,但成交價格相對平穩。
“鏈家”市場專業人士對記者說,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帶來的買家持幣觀望現象雖依然濃厚,但相比之下,買家們不再是新政甫一出臺時下意識或盲目跟風的持幣待購,而是通過對觀察市場后的認知開始行動。目前一些業主把營業稅、個稅等增加的成本轉移到了房價上,使得房價有上揚的趨勢,這使得買家開始聞風而動,持幣觀望現象有所緩解。
但正由于營業稅、個稅等促使業主出售成本增加,導致一些業主的出售意愿減弱,從而導致了房源登記量的減少以及一部分房主“由售轉租”。與此同時,在這一個月中各個階段成交量的走勢也極不規律,6月上旬的成交量占成交總量的65%,月底兩天的成交量占成交總量的20%。也就是說,6月15日到28日,交易量大滑坡,這是整個成交量降低的直接原因。
“鏈家”市場專業人士認為,一些區域“先納個稅再辦理過戶手續”的新個稅執行方法,是影響整月成交量波動的主要原因。原因在于賣家希望將增加的售出成本轉移到房價上,買家卻不愿承擔這部分高出預算的費用,而形成了買賣雙方拉鋸戰。而6月末,“先納個稅再辦理過戶手續”執行方法的取消,促使了這部分原來沒能成交的潛在客戶集中成交,從而使交易量再攀新高。
雖然6月整體成交量有所下降,但從“鏈家”6月份總體成交價格來看,與5月相比并沒有明顯漲落變化。對于未來的價格走勢情況,“鏈家”市場專業人士表示,一些相對成熟的生活社區,一直以來是二手房成交的熱點區域,供小于求的特點明顯,因此價格很難降低。同時,在目前政策形勢下,存量房大于增量房、供求關系一直緊張的區域價格依然難以順應眾多買房人的期望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