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新政似乎給市場吹來回暖之風:二手房成交量出現回升,受惠業主主動讓利給購房者,小戶型成交量大增。但買賣雙方的博弈還在繼續,該不該出手,怎樣出手,依然困擾著大多數購房者。
何時出手:年底是進場好時機
按照房地產市場的規律,工程進度安排通常以年底為節點,而且年底交房是慣例。和聲機構副總經理邊峻認為,這時去買房可能風險小一些,因為購房者買的是純現房。另一方面,年底是開發商資金鏈繃得最緊的時候,資金鏈有問題意味著很多房產打折的意愿和行為可能更加強烈。購房者在這波行情當中可以找到一年中最低的行情,這時候入市相對合算。過完年后就很難說,即便有的開發商資金鏈斷,房產也不會像普通商品那樣一折傾銷,由于房產作為資產具有一定價值,可能被人重新包裝,等再現市場時價格又變了。所以,冬天買房時機合適。 如何出手:多看多談多比較
如何買房?每一個購房者的實際情況不同,而且產品相差一點收益也會大相徑庭。上海高勝行投資高原蘭建議購房者多去看,多去談。只要購房者花時間比較,就可以找到一套比較實惠的房子。從近期二手房市場掛牌情況看,不少區域出現一批“筍盤”,即房源品質不錯,價格低于同類產品的房源。“筍盤”不僅僅出現在售后公房中,次新房市場也已經出現。比如,目前上南板塊的售后公房主流成交均價在1萬元—1.1萬元/平方米,次新房主流價位在1.4萬元—1.6萬元/平方米,兩者分別比去年的最高點下降了每平方米2000元和3000元左右。
對于在市中心上班的白領,建議買一套市中心面積小一點的。從升值潛力保值功能來講,買便宜的反倒難以保值。
怎樣挑選:選擇上升力最大區域
在哪些板塊置業?知名地產評論員蔡為民提出個人觀點,靜安、長寧、盧灣和徐匯,尤其是徐家匯。因為這四個區域境外人士聚集,住房往上推升的力量會比較大。本地需求集中的區域受限于收入高低,而且本地收入增長幅度不能與境外收入相提并論。換而言之,以本地需求的區域上漲速度相對會慢一些。投資和自用,不論哪一種需求都要考慮它日后的增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