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普通百姓加入購房大軍,購房消費中的糾紛和投訴也逐年增多。有識之士認為,究其原因,除房地產市場不夠成熟等原因外,購房消費者缺乏購房知識,不能“理性購房”是一個重要原因。
理性購房意識淡漠
一般來說,提醒消費者理性購房的,大多是有關專家、律師等。日前由一家開發商舉辦的“理性購房有獎問答活動”引起了不少買房人的關注。筆者見到了該項目策劃人、也是“理性購房有獎問答活動”策劃人的劉先生。劉先生認為,對于大眾理性購房意識的培養,應該是全社會的事情,只有在消費者中多一分理智,房地產交易中才能少一些糾紛。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僅要建房賣房,還應為整個市場的規范和成熟多作一些努力。據劉先生介紹,他們社區商品房一期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銷售一空,二期銷售也已接近尾聲,目前正準備推出三期。雖然項目一直在熱銷之中,但是從他們掌握的情況來看,部分業主僅是沖著價格優惠來的,其中不少人尚缺乏購房的基本知識,對什么是“性價比”等簡單問題都知之甚少。
不能只考慮價格
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適合的商品房,是應該的。但消費者在選購房子時還是應該了解一些購房常識及國家相關的法規與政策,即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購房,千萬不要只考慮房價這一條。只有克服購房中的盲目性,才能買到舒心、稱心、安心的理想家園。房子從設計開始就應該提出了“提供的不僅僅是生活空間”的理念。隨著目前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追求也越來越高,這就給開發商提出了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業主尋找的僅僅是居住空間嗎?顯然不是。一個房地產項目不但要滿足住房人起碼的對生活空間的要求,而且還要滿足人們的環境要求、環保要求、便利要求、社區本體的區域要求、年老者的要求等各個方面。如果為業主提供的僅僅是一套房子,而忽視上述各方面的要求,那么不管你的房子價格有多低,最終都不會使人感到稱心、舒心、安心。
理性購房應關注什么
對每一個購房者來說,要理性購房,首先應該關注的是什么?劉先生認為,應該是樓盤的外部環境,如周邊有無污染,是否有不安定的場所,所處位置交通狀況,生活環境是否成熟等。同時,樓盤的規劃也很重要,它的優劣直接決定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具體到選購行為中,消費者應該首先確認各種規劃指標,如:項目的總體建筑面積、綠化覆蓋率、人均綠地、容積率、人口、建筑密度、車位占有率及各種配套設施的設置等。另外,購房者由于不太懂建筑,一般會忽略樓房建筑結構類型的選擇。就樓房結構類型綜合性能比而言,應該首推“整體全現澆”這一建筑結構,也就是通常所講的混凝土(砼)結構。它強度好、剛度好、耐火性強、耐久性強、建筑面積的有效使用率高、墻光潔度好、保濕性、隔音效果也遠遠優于其他類型。對于這些知識,消費者在購房前也應該有所了解。
戶型比朝向更重要
至于樓房的朝向與南北通透問題,對那些長期在家的退休老人來說比較重要。應該看到的是,隨著現代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在家的時間有所減少,再加上現代化的裝修及現代化的電器產品可以使人們隨心所欲調節改善室內環境與光線,所以居室的朝向與南北通透問題已逐漸退出主導地位,而居室的格局與戶型的標準顯得更為重要。
如上所述,每位購房者在簽訂合同前,詳細考察所選項目的這些具體情況,綜合分析其性能價格比,理智做出選擇,一定能多些舒心,少些遺憾,也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日益成熟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