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存在一種‘資源交換’的心理,我出房,然后找個人照顧我。”法官分析,不少老年人是抱著找保姆的心態(tài)找老伴兒,因此沒有感情基礎,導致“閃婚閃離”。
據(jù)西城法院統(tǒng)計,去年全年共受理老年人離婚糾紛案件163件,比2013年增長了13.2%,而今年截至目前,同比仍在增長,且上升趨勢明顯。
法官介紹了一起真實案例。今年7月2日,83歲的王先生將和自己再婚不滿3個月的妻子、65歲的趙女士訴至法院,要求判決雙方離婚。
王先生在起訴書中稱,其與趙女士原在同一單位工作,但不在一個部門,雖然認識但是相互了解較少。今年年初,王先生和前妻協(xié)議離婚。趙女士聽到這個消息后,主動提出要和王先生結成夫妻,并表示要悉心照顧王先生。王先生當時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顧,雖然對趙女士不甚了解,但是知道她身體好,為人熱情,可以成為依靠的伴侶,便草率與趙女士結婚。結果,進門伊始,趙女士就以主人自居,毫不顧及王先生的意見和感受,一切自己做主,經(jīng)常因家庭瑣事挑起矛盾,而且在外人面前也不尊重王先生,在生活上也不關心、照顧王先生。
“目前,這起案件還在審理中。”法官說,本案中的王先生很有代表性———部分老年人再婚不是出于情感需要,而只是想找“保姆式”的老伴兒來照顧生活,雙方都存在“資源交換”的心理,因此,使婚姻關系建立于感情以外的因素基礎之上。而且,在現(xiàn)實中,有些老年人不僅沒有享受到對方的悉心照顧,反而在經(jīng)濟上損失大筆財富。另外,部分再婚老年人由于年齡差距較大,雙方在生活方式、思維習慣、價值取向等方面也存在差異,導致生活不睦。
法院還發(fā)現(xiàn),“網(wǎng)戀”也成為老年人離婚的新誘因。隨著社會發(fā)展,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上網(wǎng)技巧,部分老年人出現(xiàn)了“網(wǎng)戀”行為,由此導致老年人離婚糾紛案件進一步增加。
法官提醒老年人,一定要慎重對待離婚和再婚,珍惜彼此之間多年形成的感情,再婚老人婚前應增強彼此的了解,對各自的性格、人品、家庭情況、生活習慣等進行較深入的了解,避免“閃婚閃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