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小區業委會2004年打了五起官司,四輸一贏。贏的是奪得了一間業委會辦公用房。而輸的是侵害了物業公司的名譽,須賠償幾萬元。對此業委會要求每家每戶分攤幾百元錢,但遭到絕大多數業主的反對,理由是這五起官司中沒有一起征得業主大會的表決通過。于是業委會準備將拒付訴訟費的業主告上法庭。
??物業房產法專業律師曹燕貽: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規定,誰擁有房地產權證誰就是業主。業主大會是廣大業主的權利機構,而業委會則是一個執行機構,它既不是企業法人,也不是群眾自治組織,因此無權作出任何重大決議。包括物業公司的選聘以及訴訟等有關廣大業主切身利益的決定,必須按照規定,即得到小區有投票權的三分之二以上業主通過并明確授權才能生效。
??目前,一些小區業委會越俎代庖現象比較嚴重,動輒提起訴訟;有的業委會雖然形式上通過了書面投票表決,而在征詢意見時往往寫上:如果你未在規定的時間里將征詢意見表寄回業委會的,則視作你同意訴訟。這種做法是法律本身所禁止的。法律明確規定:投票表決有三種,即同意、反對、棄權。因此既不能將棄權票加在反對票身上,更不能將棄權票強加到同意票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