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金九銀十”來臨之前,房地產市場已經亂了陣腳。隨著商品住宅成交量的反彈,價格信號變得混亂不堪,上漲和下跌的消息犬牙交錯。同時,政策面亦聲音不斷,官方和民間都認為政策依然緊咬不放,但在接下來政策維穩還是加碼上面,業界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從市場面觀察,由8月中旬開始,多數城市的樓市成交量的確是在增大的,摩根士丹利發布的中國房地產交易報告中指出,8月第四周房地產交易量持續上升,而房價并沒有明顯下降,二線城市的交易量自今年5月以來首次超過了兩年內的歷史平均水平,一線城市的銷售量也在過去幾周內穩步上升。
統計顯示,8月份的第四周,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第三周增加47%,杭州增加43%,上海增加9%。上海8月全月成交量十室70萬平米左右,較5-7月月均水平顯著增長。
至于成交價格,則總體保持平穩,有城市上漲,有城市下跌,波動幅度皆不大。成交量和價格之間存在密切關系。一般而言,價格變化滯后于成交量。近段時間成交量反彈的原因有三個,一是供應量增加,很多開發商憋著一股勁打算在金九銀十推盤;二是自住需求續持入市,少數投資投機需求也有點蠢蠢欲動;三是樓盤促銷數量增加。
在目前買賣雙方依然處于膠著的形勢下,開發商想要獲得比較好的銷售業績,必須要有一定的價格優惠,否則將有滯銷的風險。問題的關鍵是,降價多少才能引發比較好的銷售。值得關注的是,6-7月少數大開發商搶先進行促銷,結果很多項目出現熱銷,也就探明了購房人的心理價位,于是近期開發商新推房源時,折扣有所減少。價格正是在買賣雙方相互試探的過程中形成動態均衡。
關于調控政策,前段時間,已有幾位中央領導和部長表態調控不放松。這兩天又有幾個聲音。一是有記者從住建部獲悉,近期再次出臺更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可能性不大,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對新“國十條”政策的嚴格落實執行和細化。二是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所長羅某毅在做客人民網時表示,調控基本上達到預期目的,突出的標志就是房價快速上漲的趨勢得到了遏制,現在不適合出臺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此前的調控措施。三是中國銀監會統計部副主任葉某斐表示,銀監會將嚴格執行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堅決遏制投機、投資需求,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
商品房成交量反彈,房價穩定中暗流涌動,面對這一市場形態,政策可謂“前怕狼,后怕虎”,于是乎只能暫且通過頻頻喊話保持高壓態勢。實際上,接下來政策的動向,主要還看房價“臉色”。隨著金九銀十的到來,開發商對于房價的態度將明顯分化,部分大企業為了跑量,會繼續促銷,而少數更注重利潤率的開發商,可能停止促銷,甚至是小幅漲價。至于,至于潘石屹所謂的房價下跌至2009年初的水平,純屬意淫。
市場如水,一旦形成流勢,便會持續一段時間,按當前架勢,九十月份成交量還將繼續反彈,基本已呈定局。房價不會明顯上漲,維持振蕩的可能性更大。在這種情況下,正如上述官員所持觀點,政策不會立即加碼,當前依然處于房價觀察期和政策維持期。想要購房的朋友,同樣需要觀察房價走勢,接下來二三個月,應采取的策略是“追跌殺漲”。因為,房價普漲將招致新政打壓,比如近期頻傳的房產稅;房價下跌則政策不僅不會加碼,反倒會于明年一季度前后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