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稅收規定實施后 市民買賣二手房要留心
在新的房屋轉讓個稅征收辦法實施的前提下,市民買賣房屋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適宜購買帶裝修的房子
在新稅收規定實施后,業內人士建議市民適宜購買帶裝修的商品房。因為在購買一手樓的時候,裝修價格可以包含在房價里,開發商可以出具含裝修的購房發票。而購買毛坯房,市民自己裝修房子的費用不能出具購房發票,即使有裝修房子的發票,《通知》扣除的費用中也沒有包含裝修款。一般來說,一套房子裝修款都是好幾萬元,如果賣房時能扣除該費用,將會降低盈利金額,少交一部分個人所得稅。
打個比方,一套100平方米單位,毛坯房均價5500元/平方米,裝修標準價500元/平方米。如果購買帶裝修的該房子,總價為60萬元,毛坯房則是55 萬元。如果購買毛坯房,購房時可以省5萬元裝修款的1.5%契稅,即750元,加上其他費用約省1000余元。但到了賣房子的時候,如果房屋能以70萬元賣出,當中可以扣除約6萬元的合理費用(包括購房契稅、賣房的營業稅等)。其中購買裝修房的,盈利金額為4萬元,繳個稅8000元;如果購買毛坯房的,盈利金額為9萬元(因為自己的裝修款項不能納入房價中),繳個稅1.8萬元。減去之前多交的1000余元費用,購買裝修房的還是要比購買毛坯房的交的費用少 9000元。
市民購房、買房要保留相關費用發票
根據《通知》的據實征收辦法,不少購房或者賣房時發生的費用都可以從賣房盈利中扣除出來,如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土地出讓金、中介服務費、交易手續費以及房產交易過程中按規定支付的其他有關費用等。因此,市民在購房或者賣房的時候,必須要求中介人員或者有關部門提供有效的發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介公司在收取中介傭金、按揭費用時常不開具發票,市民必須要求中介公司提供有效的發票。這些發票單據也要注意保存,作為減免個人所得稅的依據。
市民買房不宜報低成交價
現在,有不少市民買房屋時,為了減少須交的購房契稅(普通住房為房價的1.5%,非普通住房為房價的3%),而業主又希望減低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因此刻意報低成交價。但這對于市民買家來說,如果下一次賣房,會使購房價與以后的賣房價價差拉大,該價差又會被認為是市民的盈利,從而要交高的個人所得稅。梁先生去年購買了一套房改房,為了避稅把25萬元的成交價報低成16萬元,聽到新的個稅征收辦法后希望盡快把房子賣掉,終于有買家以32萬元買這套單位,但因為新征稅辦法,買家不愿意報低房價,于是梁先生趕著成交去交易遞件。而買家表示首期還沒湊足錢,梁先生也愿意推遲部分首期款的交款時間。
刻意報低購房價會給市民以后賣房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建議市民買房應按實際成交價來向房管局申報,確保以后自己的權益。另外,地稅局已經明令發現報低房屋成交價來逃稅的,最高可罰款五倍,市民不宜以身試法
新稅收規定實施后 市民買賣二手房要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