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好像經常在高空坐飛機的人是不是會和上帝對話更容易一些一樣,那些擁有房子越多的人,離幸福就越近嗎?
田某蓉 32歲 銀行客戶經理
田某蓉在園區工作,在2001年就用父母給的首付買下了園區一套100平方米的小三房公寓。當時園區的房子還沒有太多蘇州人愿意買,所以只要在園區工作的人購買都可以享受退稅政策。到2005年,田某蓉買的公寓就已經翻了三倍多的總價,田某蓉把房子拋了,開始了“以租養貸”買房形式 ,田某蓉買房有個原則,只買成熟小區的房子,在買房下定前她都會到中介上去了解一下租賃情況。
幸福指數:★★☆
“小女人”代表
有房情況:古城區有一套120平方米的公寓,和丈夫兒子一起居住,另外在園區有一套精裝修公寓,不用于出租,只為了給自己一個空間。
2008年,在和丈夫商量許久后,程某娜趁著開發商優惠送全套家具電器,買下了湖東一套80平方米的精裝修公寓,不用于投資,而是想在忙碌的工作時間段里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寧靜空間。程某娜自己覺得這種“家外有家”的感覺真的挺好的,一來在工作忙碌的時候可以有一個不被打擾的屬于自己的空間,二來偶爾有要好的大學同學來蘇州,也有地方可以招待。對程某娜來說,有了這樣一套小公寓,她就可以打破“公司——家”兩點一線的模式,偶爾享受一下久違的單身生活,給自己透透氣。
覺得有幾套房子才幸福:我覺得對成家的女人來說,一定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小房子。可以不大,但一定要舒適,一切都按自己的意思來。因為不管是在公司里還是在家里,都沒有能讓你一切順心的地方,公司和家里永遠都需要你適時地去妥協,唯有在自己的小空間里,才可以任性一把,保留小女人的新鮮驕縱的感覺。
林某果 35歲 外企職員
林某果是熱衷買賣房子的,從2003年涉足樓市以來,光是買房賣房不停倒騰起碼也有十來次了。林某果一直對別人說他的曾祖父是鄉里的大地主,家里良田千傾。雖然后來都隨著時間的推移煙消云散,但林某果對土地和房子的熱愛揮之不去,他始終覺得,房子就是資產,是比銀行存款更保險的資產。有了房子就好比戰爭時期,手里有了糧食,可以做到心中不慌。
幸福指數:★★★★☆
覺得有幾套房才幸福:所謂有房在手,心中不慌,對現代都市人來說,房子起碼兩套以上才夠得上安心吧。而房子帶來的幸福么,當然是手里的房子升值才有幸福可言,如果像前階段手里房子價格都晃蕩,哪里有什么幸福可言呢?我覺得房子一定要和自己有生活的關系,不然就成了“疣”,要惦記著為它打理,卻不能享受它的好,還有什么幸福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