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東部一些小區,不少急需買房的小紙條、小廣告引起了業主的關注。這種小紙條真的是需要買房的市民貼的嗎?可靠嗎?最近,險些上當的市民李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的遭遇。
許多小紙條是中介貼的
近日,住在歷山路附近的李先生經常收到一些小紙條、小廣告,內容大體是“個人急需婚房,因看中周圍環境,特意到小區來尋找房源等”。李先生說,他現在住的房子是105平方米,一家五口,挺擁擠的,想賣了這房子,貼錢換大點的。按照小紙條上的信息,李先生聯系了幾個買家。一番交涉下來,他發現這些買家對房產信息特別熟悉,對二手房的交易過程也說得頭頭是道。更讓李先生懷疑的是,小紙條背面竟然印著某房屋中介交易合同的部分條款。“肯定是房屋中介的工作人員圖省事,用印廢的紙張來打印廣告。”李先生說。
記者按照小紙條上的手機號碼,以賣房人的身份聯系到了購房人。令人意外的是,購房人關注的焦點并不在房屋價格上,而是房屋所在的小區及具體位置,并提出房屋借貸等要求。隨后,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幾家二手房交易網站有多個賣房信息,標注的房屋中介人員聯系電話與該手機號碼一致。
個人收房暗藏“玄機”
記者了解到,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火爆,二手房也越來越受到市民的歡迎。個別房屋中介為了達到獲得房源的目的,利用專業優勢、設置陷阱,針對多數賣房者缺乏專業經驗、急于將手中房屋套現的情況,低價買進房屋,將房產資源壟斷,然后加價出售,以此賺取差價。由于市民對中介已有所防范,于是個別中介就“喬裝”成個人購房者,談好房價后,再與業主一同去公證處辦理房屋出售全權委托公證。對二手房交易不了解的業主,往往在收到房款后便將房產證交到購房人手中,以為房屋買賣交易完成了。實際上,當不法中介低價拿到從業主手里騙取的房產證后,又轉手高價出售,吃取差價。還有一些中介公司無法快速將壓在手里的房屋變現,就會采取不正當手段或抵押或出租,使之快速變成現金,然后溜之大吉。這樣,市民就得替不法中介承擔許多責任。此外,一旦中介冒充個人收房后,勢必會造成二手房價格上漲,無形中抬高了房價。
記者了解到,防范類似陷阱要注意二點:第一,要記住房產過戶才是出售房屋的最關鍵點,切記不要圖省事給對方房產證后拿錢了事,僅僅做公證并不能算是法律意義上的房產買賣;第二,買賣雙方一定要見面,當面將價格談清楚,并正式簽訂《房屋買賣合同》。
如今,在東部一些小區,不少急需買房的小紙條、小廣告引起了業主的關注。這種小紙條真的是需要買房的市民貼的嗎?可靠嗎?最近,險些上當的市民李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的遭遇。
許多小紙條是中介貼的
近日,住在歷山路附近的李先生經常收到一些小紙條、小廣告,內容大體是“個人急需婚房,因看中周圍環境,特意到小區來尋找房源等”。李先生說,他現在住的房子是105平方米,一家五口,挺擁擠的,想賣了這房子,貼錢換大點的。按照小紙條上的信息,李先生聯系了幾個買家。一番交涉下來,他發現這些買家對房產信息特別熟悉,對二手房的交易過程也說得頭頭是道。更讓李先生懷疑的是,小紙條背面竟然印著某房屋中介交易合同的部分條款。“肯定是房屋中介的工作人員圖省事,用印廢的紙張來打印廣告。”李先生說。
記者按照小紙條上的手機號碼,以賣房人的身份聯系到了購房人。令人意外的是,購房人關注的焦點并不在房屋價格上,而是房屋所在的小區及具體位置,并提出房屋借貸等要求。隨后,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幾家二手房交易網站有多個賣房信息,標注的房屋中介人員聯系電話與該手機號碼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