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以貸款次數為標準”、“申請公積金次數為標準”、“產權所有人登記套數為標準”、“交稅記錄為標準”,昨日,杭城各部門關于二套房的認定標準都已作古。杭房集團營銷負責人陳堅毅認為,這項標準對當下的樓市而言是一件“好事”:“結合此次二套房認定標準來看,外地人購房貸款標準的再度提出,有望使‘冷凍’中的樓市再度復蘇。
“以貸款次數為標準”、“申請公積金次數為標準”、“產權所有人登記套數為標準”、“交稅記錄為標準”,昨日,杭城各部門關于二套房的認定標準都已作古。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三部委聯合規范二套房標準,將厘清之前的混亂局面,在各方手頭資源共享的基礎上,有望使得二套房認定系統更標準、更全面。然而,記者從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獲悉,目前他們正在等待總行的通知。
影響改善型需求
關于二套房,究竟是認房還是認貸,此前一直爭論不休,由于各個部門之間的系統并不聯網,所以認定標準一直存在分歧:
此前,房管部門將房屋產權所有人登記房屋套數作為認定標準;銀行方面以貸款次數作為認定標準;財政局則根據杭州市財政局直屬征收管理局發布的《關于首次購買普通住房有關契稅政策的通知》,非首次購房將以購房交稅記錄作為認定標準;而公積金貸款和商業貸款的認定情況不同,公積金是根據申請公積金的次數來認定的。
對于三部門明確認定“二套房”一事,雙贏置業機構總經理章惠芳分析認為,此次住建部、央行及銀監會的聯手發布可視作“權威級”,對加快地方細則的制定有一定推動作用。
但是,有業內人士指出,新的認定標準對“二套房”的認定更為嚴格,如此勢必會影響改善型需求的購房意愿。“既認房又認貸,意味著所有的改善型需求都將被認定為二套房或二套以上房,改善的成本將大幅增大。”
異地購房貸款放松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發布內容中,“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申請住房貸款的,貸款人按第二套(及以上)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這一條,也引起了各方注意。有業內人士表示,此項實際上是大大降低了異地購房的準入門檻。
根據新的認定,二套房的首付款比例為不低于50%,貸款利率不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而此前的“新國十條”中明確,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申請住房貸款的,銀行可暫停放貸。
杭房集團營銷負責人陳堅毅認為,這項標準對當下的樓市而言是一件“好事”:“結合此次二套房認定標準來看,外地人購房貸款標準的再度提出,有望使‘冷凍’中的樓市再度復蘇。”
“相信從下周開始,開發商都要忙起來了。該開盤的就要開盤,該和銀行商談的細節也有據可依了。”此外陳堅毅還表示,這一認定標準的出臺,也有助于購房者定奪自身情況、制定購房計劃。
而也有開發商表示,此項貸款口子再度以“差異化”形式開放,也有助于各銀行年內貸款任務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