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15年nb.focus.cn,隨著行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規模的不斷擴大,物業管理已經成為構建和諧社會、提高城市品味的重要平臺。寧波物業管理行業向規模化、品牌化、規模化方向發展。15年來,物業管理跟市民息息相關,物業管理存在很多頗具爭議的話題,以發展的眼光來看,物業管理水平決定了樓盤資產價格升值的空間,今后評判一個小區質量如何,物業管理起關鍵性因素。為了充分展示我市物業管理行業所取得的卓越成績和各大物業服務企業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反映寧波物業管理全貌,東南商報特在《第1地產》專刊開辟《“回眸15年”物業管理》系列專欄--
業主對管理服務含量缺乏了解怎么辦?
近幾年來鹿鼎記,物業管理的糾紛問題非常普遍,可以說,只要是有物業管理的地方,就會在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之間或多或少地因為各種原因產生矛盾。當然,導致物業糾紛的原因非常復雜,既有開發商的遺留問題,又有物業服務的質量問題;既有市場機制不健全、業主對物業服務企業缺乏選擇權的問題,又有法制建設不完善、糾紛無法可依的問題。
我們必須承認,按照現行的有關物業管理規定,業主的維權難度相當大。再加上訴訟活動的專業性要求、訴訟成本等,都是廣大普通業主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 只有盡快規范物業管理,健全相關法規,努力從源頭上消除矛盾。
本期《第1地產》周刊特地推出《“回眸15年”物業管理》系列專欄校友錄,針對類似物業糾紛,通過對物業管理中的案例分析,研究其中的多重原因,在積極引導公眾樹立守法意識的同時,也教會大家如何去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之間的和諧關系。
案例:
高層樓宇的設備大多安裝在地下或天臺,業主對管理處為維護設備正常運行所付出的艱辛勞動,缺乏真切體驗和直觀感受。他們往往誤以為物業管理僅保安、保潔而已,甚至因此產生“交的管理費都干什么用了”的疑問。
如何讓業主充分了解物業管理公司管理服務的含量呢?某花園管理處從去年年底開始定期組織“設備區開放日”活動:事先公告設備區開放的具體時間天龍八部,開放時由管理處組成若干個3人引導組,分批帶領業主及其家人進入設備區,按照規定路線依次參觀,并由專業人員介紹重點設備的原理和性能、管理處維修保養的制度和標準以及整個小區水電供給的布局和流程等。
參觀過程中,龐大的電力系統、供水系統、中央空調系統和垂直運輸系統令他們眼界大開,設備油水不漏、管線色彩分明、壁磚纖塵不染、標識大方醒目令他們贊嘆不已,尤其孩子們更是樂不可支,纏著問長問短。
許多業主反映:不看不知道17173,一看真奇妙,管理了這么多的設備、管理到這么好的程度,真難想象管理處付出了多少辛勞和汗水。從而,增加了業主住戶對管理處各方面工作的全面了解,進一步密切了雙方關系。
案例點評:
設備區“閑人免進”,是通行的做法。物業對其實行有組織的定時開放,獨具匠心。它既展示了管理處的工作風采,又消除了業主用戶的心中疑慮,還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豐富閱歷的課堂,可以說是一石三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