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未分割遺產共同共有理論存在如此多的瑕疵和邏輯問題,我們有必要提出一個新理論來解決,即未分割遺產的性質屬于有權利負擔的無主財產。
我們從繼承權和所有權的關系來進行論述。首先簡化一下遺產的狀態,假設遺產僅僅是以物的形態存在。被繼承人死亡后,導致被繼承人作為民事主體的資格消滅,被繼承人對財產的所有權歸于消滅。繼承人原有的潛在的繼承期待權變成了現實的繼承權。從繼承權的概念上可以看出,繼承權是...
事實上,遺產是繼承法律關系的客體,即繼承權的標的,遺產包括積極財產與消極財產。積極財產既包括以現實的物為形態的財產,也包括債權在內的各種財產權利,消極財產即為被繼承人死亡時與財產一并遺留下來的義務和負擔。而民法學上的共同共有指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對于同一物共同享有一個所有權的狀態,是所有權中的一種特殊形態。既然遺產的范圍不僅限于物,還包含債權等在內的權利,甚至還包括義務,那么,以物權中“...
繼承是指自然人死亡后,其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合法有效遺囑,無償轉移給其近親屬所有的法律制度。那么,被繼承人死亡后,遺產被分割以前,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及受遺贈人等權利主體對于遺產享有一種怎樣的權利?這一問題在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和理論界已經形成了主流觀點,認為屬于共同共有關系。
在2006年國家司法考試教材中規定了四種常見的共同共有類型,(一)夫妻共有財產;(二)家庭共有財產...
可以根據法定繼承來分配遺產,或者遺贈扶養協議來繼承。
遺產分配是指財產所有人死亡后根據法定繼承、遺囑或其他法律規定對其遺產的分配制度。遺囑繼承效力高于法定繼承,低于遺贈扶養協議。
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指的是在法定繼承中確定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分得的遺產份額的基本準則。繼承法第13條對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做了明確規定,我們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
根據《繼承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有關規定,在分割遺產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劃歸配偶所有,其余的才是被繼承人的遺產;
2、遺產如果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既不屬于被繼承人個人財產、也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他人(包括子女)的財產;
3、遺產...
可以被繼承的權利和財產是被繼承人合法的、按照法律規定可以被繼承的財產權利。不能被繼承的權利和財產主要包括被繼承人的人身權利、政治權利、專屬于被繼承人的財產權利、國家集體等財產。
不能被繼承的權利和財產:
1、被繼承人的人身權利。
人身權利是指與人身不可分離的以特定的人身利益為內容的民事權利。公民的人身權利主要有:姓名權、人身自由權、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受...
如何分割遺產的份額
遺產分割的是指繼承人如何取得應繼承份額。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依被繼承人遺囑繼承所指定分割遺產。被繼承人留有遺囑時,如果遺囑中定有分割遺產的方法,或者在遺囑中委托他人代為決定的,只要是遺囑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并不違反法律、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主義道德,此遺囑指定應當有效。
二、被繼承人沒有留下遺囑或沒有在遺囑中規定遺產分割的方法時,各共同繼承人可以按通常的方法解決。...
在我國,遺產的處理和分配大致是按如下步驟進行的:
(一)析產
析產,是指將共有財產中屬于個人的份額分割出來。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
(二)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
1.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的規定
《中華人...
遺產分割的方式與原則遺產分割原則
導讀:在進行遺產分割時,應當考慮繼承人的年齡、性別、經濟狀況、興趣、文化程度、已婚與否、配偶的職業等。我國《繼承法》在分割遺產時,十分重視發揮遺產的效用,其根本點在于有利于發展社會生產。下面滬律網繼承法編輯就來為您介紹遺產分割的方式與原則。
遺產分割方式
關于遺產分割的方式,如果遺囑中已經指定...
遺產分割協議公證是國家公證機構根據遺產繼承人及有關當事人的申請,依法證明遺產繼承人及有關當事人之間就遺產分配問題協商一致而達成遺產分割協議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活動。滬律網小編收集公證員辦理遺產分割協議公證的經驗,總結出辦理遺產分割協議公證時需要注意的幾個細節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須明確遺產分割協議的主體。
簽訂遺產分割協議的主體是繼承人及其他遺產受益人中有行為能力的人或無行為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