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產繼承糾紛如何舉證
繼承糾紛案件的當事人,應當向法院提供的證據通常包括:
(一)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繼承訴訟時應當提交下列證據:
1、當事人身份證明材料(如:戶口簿、單位或居委會證明)
2、證明當事人是合法繼承人的、應當提交結婚證、戶口簿或公安機關、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有關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
3、當事人為無民事
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或精神病人的,應當提交監護人的身份證...
案情
李某與前妻離婚,兩子女由前妻撫養。李某離婚后,與王某以夫妻名義同居,兩人共同生活期間在李某宅基地上修建了新房、購買了摩托車、巡耕機、拖拉機等生產生活工具。去年年底,李某去世,其子女與王某因遺產分配問題發生了糾紛。
調解
根據我國《婚姻法》以及婚姻法司法解釋之相關規定,李某雖然與王某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但這種同居關系不完全具備合法婚姻的構成要件,兩人不是夫妻,屬于同居關系,王...
一、父母一方健在可以要求分割遺產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二條,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所以父母一方死亡,兒女和其他繼承人都有要求繼承其遺產的權利。因此,子女可以在父母一方死亡后依法提出繼承遺產的要求,而不必等到父母雙亡。
但是按照我國傳統的民間習慣,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健在時,一般并不馬上發生繼承遺產的問題,而要等到父母雙亡后,才由子女繼承、分割他們的遺產。父母還沒有雙亡就要求分家...
【案情】
原告常某與何某某結婚多年未生育子女。2012年5月,何某某患肝癌住院,其所在單位組織員工為其捐款。同年7月,何某某去世。2014年,何某某的父母把女婿常某告上法庭,要求繼承何某某的遺產。在遺產繼承糾紛的案件中,何某某的父母主動提出何某某單位給其捐款兩萬多元,并明確表示該資金未進行分割。時隔一年,女婿常某一直未見到該筆捐款,推斷捐款在何某某的父母處,于是把岳父岳母告上了法庭,請求依法分割捐...
【案情】
原告段某某的父親段某恒與母親楊某某婚后生育二女,長女段某某,次女楊某宏。段某恒與楊某某離婚后,原告段某某隨父親段某恒生活,楊某宏隨母親楊某某生活。1983年,被告吳某某帶著兩個女兒屈某蓮(長女,12歲)、屈某某(次女,9歲)與段某恒共同生活。1993年、1994年,屈某蓮與原告段某某相繼出嫁,原告段某某的戶口遷入夫家。1997年,被告屈某某與被告段某羅結婚,并與段某恒、吳某某共同生活。 2007年8月20日,騰...
在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
(1)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
(2)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3)遺贈扶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的義務,被繼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財產在其死后轉歸扶養人所有。該方式主要出現在老人無人贍養的情況下。
(4) 法定繼承,即在上面三種...
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一、房產繼承
1、繼承公證
到被繼承房產所在地公證處辦理房產繼承公證,申請人應當提供下列資料:
(1)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如醫院的死亡通知書、骨灰證、火化證明等)、身份證、戶口簿(注銷戶口)等;
(2)被繼承人遺留的財產證明,如房地產證、存款憑證、股票等。如果遺產在香港的,須提供香港遺產稅署出具的遺產清單;
(3)繼承人的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
(4)親屬關系證...
一、夫妻間如何相互繼承遺產
我國《婚姻法》第24條第1款明確規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繼承法》作為專門調整繼承關系的法律規范,對配偶繼承權的實際運作給予了全面具體的反映;《婦女權益保障法》針對婦女繼承權容易受到侵犯的現實,特別強調“婦女享有的與男子平等的財產繼承權受法律保護。在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中,不得歧視婦女。”由此可見,對夫妻間繼承權的理解和適用,應注意把...
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這是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一般原則,即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該平均分配遺產。該法條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
2.特殊情況下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特殊情況”主要是指: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給予照顧。繼承人只有同時具備生活有特殊困難和缺乏勞動能力的...
胎兒繼承份額的保留,是指在分割遺產時,如果有胎兒(該胎兒出生后應屬于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范圍)的,應當為胎兒保留繼承份額。由于胎兒尚不具有民事權利主體資格(注:在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主體資格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故胎兒并不具有繼承權,但為了保護胎兒的利益,各國都強調在分割遺產時應考慮對胎兒進行特殊保護。如我國《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需要指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