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遺囑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講其實是一個很熟悉的詞,可能每一個人都知道遺囑是干什么的,但是在生活當中真正能用到遺囑或者我們生活當中有親友用到的其實是很少的。
可能國人的傳統思想里對于這個詞會比較忌諱,尤其是很多老人,如果你要想說提一下遺囑這個事,可能會覺得這個孩子是不是不吉利或者不太孝順。而且可能我們大多數見到遺囑的時候是在影視劇當中。不過在現實生活當中,對于立遺囑這個事情,很多人都...
9月7日下午,媒體采訪了中華遺囑庫負責人陳某。采訪中,陳某認為“立遺囑就像買保險,有防范風險的作用,體現的是風險意識、責任意識和管理意識”。
在陳某看來,所謂風險意識,就是有家庭、有一定財產的人發生了意外死亡,其家庭所承受的風險是巨大的。“責任意識是指通過立遺囑,來管理好自己的事務,并不是說考慮到自己怎么樣,而是考慮到自己關心和所愛的人未來要怎么樣。”
陳某解釋稱,3...
【案例】 李女士與梁老太太是鄰居,梁老太太的子女長期在外地工作,很少照顧母親,老人的飲食起居基本上由鄰居李女士照料。2008年5月,老人因病住院,為報答李女士多年來對自己的照顧,將自己那棟房屋遺贈給李女士,并請公證處辦理了該份遺囑的公證手續。老人去世前幾天,子女從外地趕來,說服老人在病榻上寫下了將該房屋留給子女繼承的遺囑。究竟這份遺產應該由誰繼承?
【法理評析】 內蒙古元信律師事務所律師馬小峰:...
遺囑“三十而立”?9月7日,媒體報道稱,中華遺囑庫負責人陳某說,“30多歲是立遺囑的最佳時間”。此言論一出,立刻引發廣泛關注,眾多網友評論了該說法。
9月8日,媒體就此問題向市民、公證員、律師、專家等相關人員了解情況。同時,微信公眾號進行在線調查,結果顯示,在“反對”、“認可”、“無所謂”、“不關注”4個選項中,選擇“認可”...
公證遺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規定的五種遺囑形式之一。它是我國公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對當事人所立遺囑的行為進行嚴格審查,確定立遺囑人具有完全行為能力,遺囑內容不違背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而對遺囑進行公證證明,出具公證法律文書,以確定其真實性、合法性的一種遺囑。
關鍵詞:公證遺囑;法律特征
一、公證遺囑內涵及其特征
(一)公證遺囑內涵簡述
遺囑是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
按照我國《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第二十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公證遺囑比自書遺囑效力大.
自書遺囑必須由遺囑人親筆書寫全部內容,并要有簽名和注明年月日,不能由他人代寫。根據法律規定,遺...
三姨姥得知自己患了癌癥,才把三姨姥爺送進養老院。有人問她,自己的身體都壞成這樣了,干嗎還管別人?她說,丈夫得的是傻病,不會說不會鬧,也吃不上一口順口的飯。
母親說要去趟長春,三姨姥患癌癥已至晚期,要立遺囑,請她做見證人。三姨姥比母親只大8歲,生于1936年。因母親從小在太姥姥家長大,所以兩人情同姐妹。
姥姥家祖上是旗人,她奶奶是宮里的格格,聽說當年的陪嫁是把左輪手槍,是令人稀罕的洋玩意。太...
哈爾濱市民張某喪偶后娶了謝某(文章當事人均為化名),二人不和,經常吵架,立下遺囑將房產和存款全部留給兒子,謝某得知后與張某大吵。律師表示,謝某已經上了年紀,缺乏勞動能力,且又無經濟來源,在遺囑中應給她一定份額的財產。張某最終修改遺囑,給謝某留了一套房產和兩萬元存款。
張某今年68歲,現已退休在家,早年和前妻育有一子。前妻去世后,經人介紹,張某認識了年齡條件都相仿的謝某,沒過多久二人就領證結婚...
一份有瑕疵的代書遺囑,一段頭尾不清的錄音,讓70多歲的哥哥協同幾位侄兒共同起訴獨占父母遺產的妹妹,親兄妹對簿公堂各執一詞。昨天上午,寧波江北法院莊橋法庭公開審理了這起“家務事”。
事情要從老劉家的三兒一女說起。劉家大兒子很早去了外地,老二、老三和小妹在父母身邊。哥哥們陸續成家,定期給父母錢財看望父母。妹妹出嫁前與父母同住,并按照家規將務農做工的錢全部交由父母保管,而后結婚搬離了父...
自書遺囑有瑕疵引起爭議法院以常理推定遺囑合法有效作者:記者 王 鑫 通訊員 莊永宏 本報訊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因自書遺囑有瑕疵引發的遺囑繼承糾紛案,一審判決遺囑合法有效,爭議房屋按遺囑繼承歸其小兒子夫婦所有。 田某育有二子,后其與妻子調解離婚,1993年其購買了成都市內一建筑面積為55.10平方米的單位房改房,1998年11月取得房屋產權證書。其小兒子在1995年1月登記結婚并一直...